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East China Sea Bureau,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请选择筛选条件
搜索结果: 包含完整关键词: 包含任意关键词: 不包含关键词:
搜索范围: 全部 标题 正文
时间范围: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顺序
宁波海洋中心带你探秘古籍里的海洋生物

发布日期:2025-02-21 作者:俞艺格/文 沈丹迪 张玉顺/图 信息来源:宁波海洋中心 页面浏览量:

  2月16日,宁波海洋中心科普志愿服务队受邀来到了“书藏古今”的天一阁,为20组亲子家庭带来了一节既生动又有料的《沧海明珠——古籍里的海洋生物》科普讲堂,点燃了青少年们的海洋梦想。
  “《海错图》里介绍的海洋生物,你能猜出对应的是现实中的哪种吗?”“这个我知道,‘头大身圆,状如囊袋,有八腕’描述的是章鱼。”中心科普志愿服务队海洋生物分队队长孙煜阳作为主讲人,从古籍里的海洋生物切入,结合《海错图》中的描绘向大家重点介绍了水母、乌贼、鱼鲞、黄鱼等海洋生物。“孙老师,中国鲎的血液为什么是蓝色的?”“是因为鲎体内有铜离子,当铜离子与氧气结合时,就会呈现出蓝色,这种血液还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互动热烈。《海错图》是由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一组图谱,书中共绘制、描述了300多种海洋生物、海滨植物,深受清朝历代皇帝喜爱,被誉为古籍版“海底总动员”。然而,300多年前的聂璜能看到的很多物种,现在已经极度濒危或者消失了,孙煜阳呼吁现场观众保护海洋,共同守护美丽的蓝色家园。
   【清】聂璜 《海错图》
  中心科普志愿服务队海洋生物分队队长孙煜阳,长期在海洋一线工作,在科普课堂上,他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向大家介绍了中心在开展海洋调查过程中采集到的海洋生物样品,播放了拍摄到的海上美景与海洋生物视频,如海上的绝美日落,欢乐游弋的海豚、灵活敏捷的螃蟹、藤壶进食等,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不时发出惊叹。在标本展示环节,中心科普人员介绍了紫海胆、栉江珧等生物标本,让大家近距离观察和了解了各类海洋生物的形态和细微结构。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海洋生物的魅力,现场还设置了海胆灯制作环节,看着一盏盏亲手制作完成的海胆灯,小朋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本次科普活动,在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举行,通过解读古籍中的海洋生物,不仅让大家对海洋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探索海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活动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孩子们能把对海洋的好奇与热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并加入到海洋生态保护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