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East China Sea Bureau,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请选择筛选条件
搜索结果: 包含完整关键词: 包含任意关键词: 不包含关键词:
搜索范围: 全部 标题 正文
时间范围: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顺序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2024年学术年会在沪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2-24 作者:刘力嘉 邓邦平 吴祥贵 信息来源:东海生态中心 页面浏览量:

  2025年2月14日,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下称“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2024年学术年会在上海顺利召开。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重点实验室理事长黄海波,分党组成员、副局长、重点实验室常务副理事长杨华,学术委员会主任潘德炉院士出席会议,重点实验室理事会成员、学术委员、方向责任专家、领导班子成员和研究团队主要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代表合影
  黄海波局长在讲话中对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重点实验室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完整准确全面领会把握“两统一”职责要求,强化使命担当,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助力“四个融合”部署落实,扎实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对重点实验室下阶段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实验室主任要带领领导班子切实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实验室建设与科研攻关;二是方向责任专家和责任单位要谋划、组织好本方向的科技创新工作,各参建单位要积极予以支持配合,做好团队建设;三是职能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科研需求对接,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希望各理事单位继续关心关注实验室发展,在指导实验室建设和科研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帮助。
  重点实验室理事会成立于2023年7月,旨在统筹东海局内、外部科创资源,全面赋能实验室成长与发展,确保其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生态保护修复等核心职能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与技术支撑作用。经过一年多的组织建设,在加强实验室领导、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交流合作等方面成效显著。
  理事会会议上,与会领导及专家听取了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实验室3个主要研究方向责任专家分别阐述了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年度发展计划和未来规划,理事代表积极为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充分发挥高校、企业优势,加强合作协同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等意见建议。
  理事会会议现场
  学术年会上,以潘德炉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学术委员专家和代表听取了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科研与工作报告、4个代表性研究成果和2025年工作计划的汇报。学术委员会一致认为,2024年重点实验室实践了平台探索“揭榜挂帅”的科技创新模式,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实现了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双突破,获得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2023年度“十大供稿平台”第一名,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探索、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为我国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能力提升、支撑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职责做出了重要贡献,年度综合绩效优秀。委员们建议围绕主责主业和前沿热点,进一步聚合多方优势科研资源,打造“非我不可”的技术力量,强化重点实验室特色培育和成果产出。
  刘东艳教授作特邀报告
  会议邀请2位专家做特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刘东艳教授做了《遥感与水体监测在藻华生态预警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复旦大学鞠瑞亭教授做了《从生物互作角度解读互花米草入侵的成因与影响》的报告,为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学术洞见与思想启迪。
  鞠瑞亭教授作特邀报告
  会议设置4个分会场开展了学术交流,议题涵盖“海洋资源调查与生态监测技术”“海洋生态灾害的损害评估与预警预测技术”“海岸带生态的修复及评估技术”及“滨海核电冷源生态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前沿领域,48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学术交流会议现场
  此次理事会会议与学术年会的召开,成功凝聚多方智慧,明确了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科研探索、技术应用及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