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East China Sea Bureau,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请选择筛选条件
搜索结果: 包含完整关键词: 包含任意关键词: 不包含关键词:
搜索范围: 全部 标题 正文
时间范围:
排序方式: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顺序

东海局局属各单位基层工作人员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十

蓝海先锋|追风逐浪护海疆——记宁德海洋中心预报室主任王庆业

发布日期:2025-07-04 作者:黄清泽 王庆业 信息来源:宁德海洋中心 页面浏览量:

  王庆业,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2004年入职自然资源部宁德海洋中心(原国家海洋局闽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曾获2012年度东海分局先进个人,宁德市防御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工作先进个人。现任中心预报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及海洋环境研究。
  扎根海洋预警一线:以科技之力守护生命线
  宁德市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岸段之一,风暴潮、巨浪等灾害威胁着百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王庆业自2004年入职以来,始终奋战在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最前沿。他亲历了“桑美”“莫拉克”等超强台风登陆过程,目睹海洋灾害给沿海地区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深感责任重大,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提升预警预报准确率的工作中。
  为此,他主导分析影响宁德沿海的178个台风,结合10多年的工作实践,基本掌握了宁德沿海风暴潮、海浪灾害特征,特别是对正面登陆东南沿海的台风,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结合宁德风暴潮灾害实际,提出了宁德沿海风暴潮强度分级概念,对宁德市沿岸工程建设、防灾减灾规划、海洋灾害应急决策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深耕地方防灾特色,主导完成宁德市沿海警戒潮位核定、海洋灾害风险普查等重大工程,成果深度融入地方防灾减灾体系,为宁德防台防潮提供科学支撑。
  同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防汛抗台工作,王庆业代表中心参加宁德市防汛工作会议累计百余次,会商意见已作为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协助宁德市政府完成防汛目标,在宁德市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现已成为宁德市防汛抗旱指挥小组专家成员。
  在2024年防御台风“格美”工作中,王庆业同志作为海洋预报员在宁德市防汛指挥部进行24小时驻守,驻守期间,紧盯台风路径、强度变化以及浪情、潮情等实时数据,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能力精准预测风暴潮、海浪灾害影响,为防汛指挥部提供精准全面的海洋环境信息,确保每一条海洋预警信息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传达至指挥部。积极参与防汛会商,与各级防汛部门紧密协作,共同研判浪潮灾害发展趋势,为市政府防抗台风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精准预测三沙湾内海浪变化趋势,为湾内渔排人员撤离和恢复生产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结合潮位站、水文站实时潮位情况,进行潮位预报,为宁德市东湖塘水库科学调度提供技术支撑,事后获得宁德市通报表扬。
  突破技术瓶颈:从经验预报到数值模拟的跨越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下,传统经验预报模式因其局限性,已难以满足海洋防灾减灾对精准性、时效性的高标准要求;与此同时,计算技术的革新与算力跃升,为精细化预报技术的突破注入强劲动能,使其在灾害预警、应急决策等关键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王庆业敏锐意识到,唯有依托数值模拟技术,才能实现预报精度质的提升。2010年,他牵头组建中心首个数值模拟团队。面对技术空白,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从海图数字化、数据前处理、模型调试验证、模拟结果后处理,历时两年成功构建“宁德沿海风暴潮精细化预报系统”。相关成果形成学术论文《宁德海域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获2012年东海分局科技论文交流三等奖。数值模拟团队现已实现了潮流场、悬浮物扩散、水质点跟踪、海底冲淤等数值模拟的业务应用,更在实战中彰显价值:团队自主完成三沙湾、沙埕港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论证等项目的数值模拟部分,为中心站在数值模拟应用方面实现零的突破,节约服务成本超百万元。
  尤为可贵的是,王庆业始终践行“技术为基,人才为本”的理念,带领青年技术人员参与项目攻关,将模型构建、参数优化等“独门绝技”倾囊相授,真正实现了“突破一代技术,带出一批人才”的传承目标。 
  开拓应用场景:从防灾减灾到工程服务的全方位赋能
  王庆业始终秉持“科研落地、服务民生”的理念,坚持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实际动能。凭借对水文气象分析方法和行业标准规范的深刻理解,他主导了多项水文气象要素推算项目,并自主研发出多款高效工具程序,包括潮流调和分析程序、潮汐调和预报程序、PⅢ型公式推算程序以及极值Ⅰ型推算程序,显著提升了业务效率。近年来,他累计为苔菉中心渔港、长门特大桥工程等10余项涉海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报告,并在中心台站升级改造中完成核心设计参数的科学推演,确保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双重达标。在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评及动态监测领域,他深度参与水动力环境研究,精准解析潮流运动规律、水动力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其研究成果为20余项重大涉海工程的合规性审批提供科学依据。为强化专业权威性,他考取海域使用论证岗位培训证书及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培训证书,成为兼具技术实力与资质的复合型专家。
  作为技术带头人,王庆业承担中心横向服务项目10余项,主导编制《闽江口风暴潮漫滩预报系统及辅助决策系统业务》《罗源湾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增量扩容论证报告》等技术报告30余份,内容涵盖灾害预警、生态保护、工程安全等多元领域。学术方面,他发表论文7篇,其中《宁德海域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兴化湾及周边海域潮流动力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核心期刊论文,成为行业技术实践的重要参考文献,充分彰显其“研以致用”的科研价值观。
  未来愿景:以科技之光点亮蓝色疆域
  王庆业同志始终秉承“为海洋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立足海洋强国战略新要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技术赋能生态为指引,擘画未来攻坚蓝图。
  锚定智慧防灾新高度:构建“空-天-海”立体监测网络,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推动预警区域网格化细分,服务对象精准匹配港口、核电站等高风险目标,实现“分钟级响应、靶向式预警”的防灾体系升级。
  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针对宁德核电、深水港等国家重大战略设施,研发“动态风险评估-智能预警-应急推演”一体化平台,建立台风、风暴潮灾害链式影响模型,实现从“灾后应对”到“风险前置管控”的范式转变。
  开拓生态治理新战场:深化赤潮生消机制、微塑料迁移等前沿领域研究,构建“宁德近海生态安全预警平台”,开发污染物扩散智能反演系统,为蓝碳交易、生态修复工程提供量化决策支持,以科技之光守护碧海银滩。
  从青涩学子到行业专家,从技术员到团队带头人,王庆业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海上”的初心。他既是风暴潮中的“追风者”,也是蓝色经济的“护航人”,更是年轻一代的“引路者”。未来,他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舟,以责任担当为桨,在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书写属于中国海洋人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