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局局属各单位基层工作人员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十一
蓝海先锋|深耕一线担使命,蓝色守护践初心
——记自然资源部宁波海洋中心杨耀芳
发布日期:2025-07-17
作者:俞艺格 杨耀芳
信息来源:宁波海洋中心
页面浏览量:
杨耀芳,自然资源部宁波海洋中心海域海岛室副主任、海域海岛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先后获得2023年、2024年度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四好”党员、东海局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东海局“先锋东海”党员故事、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带领团队斩获企业“环保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以硬核担当筑牢海洋监管防线
作为东海区海洋监管宁波支队的一名“技术尖兵”,杨耀芳以“把脉问诊”的细致与“笃行不倦”的韧劲,在海洋监管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多来年,她累计完成国管项目监管、电缆管道、自然岸线核查等任务100余项,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0余项,参加用海项目协调会40余次,提出技术建议超百条,为项目选址和政策协调提供了技术支撑。
参加电缆管道政策协调会
2022年,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用海用岛监管项目迎来验收“大考”。夜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宁静,杨耀芳接到紧急通知,2天内需提交项目监管总报告。次日凌晨,她立即奔赴办公室,调取三年积累的监管数据,逐项梳理存在问题,连续作战23小时,当晨曦微露时,打印机缓缓吐出报告的终章——第159页。这份报告不仅助力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更获得了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肯定。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围填海项目现场
以精准服务助力生态保护修复
作为项目负责人,杨耀芳牵头完成海上风电、跨海大桥、滨海核电等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生态评估等工作。
2019年4月,浙江省首个海上风电场——国电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区工程竣工。该项目海洋生态监测涉及水文动力、水下地形、海水水质、海底沉积物、海洋生物、渔业资源调查等多项内容。杨耀芳作为海上风电总项目负责人,组建了一支多学科综合的团队,为海上风电施工提供海洋环境技术保障。在长达3年的技术服务中,团队共开展100余次监视工作,确保项目建设以来保持环境“零事故”。杨耀芳与团队精益求精的服务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宁波海洋中心也获得了“环保管理先进单位”和“项目建设先进集体”两个荣誉称号,这是中心开展市场服务以来首次获得企业颁发的奖励证书。
获得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
杨耀芳还主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技术标准的学习,主持或参与完成专著8本,承担基金项目23项,发表论文18篇,获科技奖励1项。2021年,她主持编制了《宁波市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指南》,编写5项修复制度,为宁波市县海洋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2022年,她牵头完成宁波市沿海滩涂(潮间带)资源监测评价项目,面对4000余个点位、500余条断面的工作量,无论烈日炙烤还是刮风下雨,遇到时间窗口期,杨耀芳与团队奔赴现场开展调查,一起踩着没过小腿的淤泥,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一年间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一线调查数据,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撑。
调研宁波市海洋修复管理和制度
开展宁波市滩涂潮间带资源调查
以先锋引领推进党建业务融合
作为中心海域海岛党支部书记,杨耀芳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路径。2025年初,她带领支部与中核浙能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开发处党支部在象山联合举办“党建引领聚合力 结对共建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签约共建、实地参观、党课交流等形式,探索党建引领、绿色核电建设、海洋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与中核浙能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开发处党支部进行共建
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课堂
杨耀芳坚信“法治生态需全民共建”,主动将普法融入监管实践。她为用海企业量身定制法律培训,策划“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鸟类保护”专题活动,通过展板、手册、讲座等形式提升企业自然资源保护意识;为中矿公司用海项目定制法规宣讲课,剖析非法围填海案例,推动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守护”。
组织制作的鸟类保护宣传手册和鸟类明信片
从技术攻坚到生态修复,从一线监管到普法前沿,杨耀芳以党员先锋的担当和专业匠心的执着,在东海之滨书写新时代海洋守护者的答卷。她的故事,是万千海洋工作者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缩影。未来,她将继续以脚步丈量海岸,用担当守护蔚蓝,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