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保障中心:海洋科普进课堂 蓝色梦想共扬帆
发布日期:2025-07-31
作者:郝晓倩/文 冯坤友 杨深/图
信息来源:东海保障中心
页面浏览量:
当夏日的蝉鸣遇上海浪的涛声,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在虹口区爱心暑托班热闹开讲。今年暑假,东海保障中心延续“业务聚焦、志愿赋能”的海洋科普宣传模式,选派7名志愿者赴虹口区4个街道办学点,将浒苔专题科普课程送入爱心暑托班,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解锁海洋生态保护知识。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夏天的海边呀,本该是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可是有时候,海浪却会变成绿色的……”在虹口实验小学的爱心暑托班里,中心海洋科普志愿者郝老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拉开序幕。课堂上,老师们化身“海洋向导”,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浒苔的属性特征,用妙趣横生的动画演示浒苔生长过程,还讲述了2008年奥帆赛前夕青岛海域受浒苔侵扰的新闻故事,让孩子们直观体会到浒苔绿潮带来的严重危害。
作为海洋科普宣传的特色内容,此次浒苔专题课程既体现了中心深耕海洋科普的专业积淀,又紧密结合近年来中心业务领域的工作实践,并辅以贴合青少年认知的互动形式,让海洋科普宣传更具吸引力,在轻松愉悦中拉近青少年与海洋的距离。
在虹口区欧阳学校的课堂上,“浒苔对海洋环境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辩论环节引发孩子们激烈讨论。支持“有益论”的同学列举了浒苔在吸收二氧化碳、净化海水、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支持“有害论”的同学则提出了浒苔爆发后掠夺海水中的营养物质、造成生态系统紊乱的相关依据。志愿者马老师适时点评,用“双面魔法”的比喻讲解浒苔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让孩子们在思辨中理解海洋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在上海市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的“指尖实验室”,同学们在志愿者杨老师的指导下,以一杯清水和一小撮干浒苔为原料,动手模拟了浒苔在海面泛滥积聚的场景,观察浒苔覆盖后水体被遮蔽的状况。随后,杨老师结合实验现象,细致地解释了浒苔大量繁殖对海洋光照条件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给浅海区域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后果。通过模拟体验,孩子们对浒苔过量繁殖的危害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课程的最后,中心志愿者向同学们发出了争当“海洋小卫士”的倡议:做小小海洋宣传员,把浒苔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做家庭环保先锋,从我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我们要向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一起守护海洋这片蓝色的美丽家园!”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许下守护承诺时,海洋科普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代代相传的蓝色使命。
此次公益课程配送,是东海保障中心落实与虹口区共建协议的具体实践。自中心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用志愿服务架起连接海洋与公众的桥梁,此次走进爱心暑托班,不仅是对“传递海洋温度”理念的践行,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海护海的种子。下一步,中心将继续以初心为舵,以使命为帆,让海洋科普课程在更多社区、校园落地生根,让每一次知识传递都成为守护蓝色家园的力量积蓄。